喜迎二十大 |《广西日报》头版头条长篇报道:锻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大军——广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观察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浏览:次    发表时间:2022-10-05 18:25:30
摘要:10月4日出版的《广西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锻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大军——广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观察》长篇文章。

10月4日出版的《广西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锻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大军——广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观察》长篇文章,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年来,我区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重点任务,成立自治区产改协调小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与产改小组各成员单位一起,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制定出台80多个涉及产改工作的政策文件,完成了“十三五”时期产改工作任务,产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进行了深度报道。

 

1.png

《广西日报》2022年10月4日头版截图

 

2.png

《广西日报》2022年10月4日二版截图

 

文章刊登如下:

锻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大军

——广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观察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总书记多次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今年4月27日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突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5年来,我区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重点任务,成立自治区产改协调小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与产改小组各成员单位一起,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制定出台80多个涉及产改工作的政策文件,完成了“十三五”时期产改工作任务,产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有理想守信念

 

8月的玉林,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并未浇灭灼热的天气,而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事业部的生产车间内,舒适得却像春天一般。这是国内目前最为先进的国六发动机生产线,对温度、湿度等均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偌大的车间仅需6位工人操控,其他的全部交给机器人完成。

 

“谈不上贡献,主要是企业对一线工人的关心培养,是国家产业发展造就了个人成长。”从一名钳工成长为3D打印技术能手的“广西工匠”覃懋华为玉柴国六发动机的研发生产立下汗马功劳,但在他的心中,个人只是产业发展的一分子,没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他的技术日益精进。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产改5年来,我区强化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打造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新品牌,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8月23日,由自治区总工会、教育厅主办的“劳模工匠进学校、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宣讲报告会在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举办。广西大学教授徐秦法多角度为职工宣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内容紧密结合产业工人群体需求,有的放矢,把讲理论、讲政策与讲故事结合起来。

 

我区创新实施“常学力行守信念,八桂职工跟党走”思想政治引领行动,今年以来,总工会、教育厅联合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学校、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活动166场。自治区、南宁市两级工会合力建设红色工运沉浸式教育传承基地、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教育基地。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百万职工学党史、百名职工展风采、百项活动惠职工、百幅海报进万企系列主题活动,去年参与职工达5830万人次。

 

一场场宣讲、一幅幅海报、一个个基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产业工人。

 

广西皖维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秦旱生常常为企业职工所感动。去年,公司决定启用停用了半年多的VAC(一种化工原料)装置,分别请来外地公司和原设计单位评估恢复时间,都说要将近1年。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公司等不起,决定利用自身技术力量恢复装置开机。那段时间,职工们围绕装置加班加点检修设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共同奋斗,结果不到两个月就恢复了生产。“公司这一年来的利润全靠VAC装置的恢复生产。”秦旱生感叹道,“这些工人挺起了企业的脊梁”。

 

懂技术会创新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

 

产改5年来,我区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围绕重大战略和产业振兴,兼顾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搭建“精英赛”和“群英赛”两个载体,在全区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实现竞赛活动基本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筑企业、服务业企业,形成了“百项万企竞赛、百万职工比武”的生动局面。

 

记者在皖维生物科技采访时,恰逢设在企业内的河池市化工工匠学校开课,公司邀请该市职教中心学校老师为职工进行PLC电气控制技术及触控屏应用知识培训。这是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一项关键新技术运用,公司已经通过工匠学校为职工多次安排课程。

 

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是产改的重点任务。我区积极搭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新平台,创新产业工人培养新模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全区重大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中选择119家企业开展试点,重点在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建筑业等产业工人集中的领域以及高精尖人才集中的企业打造标杆和示范,推动产业振兴。

 

——以赛代练促成长。去年举办全区性行业性系统性技能竞赛123项,赛事规模较往年扩大10余倍;动员15.3万家企事业单位526.8万人次职工参加劳动竞赛,在全国形成亮点。“十四五”期间,自治区政府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自治区总工会配套1亿元以上资金,持续完善技能培训、赛事举办和奖励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竞赛规模,团结动员职工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

 

——多种形式选优培优。我区积极构建“1+10+100”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体系;广泛开展“广西工匠”选树宣传学习活动,累计选树115名,“十四五”期间还将选树200名;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提升公共职业技能培训能力,统筹中央预算资金和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亿多元,支持校企共建共享产教融合项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区共培训企业职工139.27万人次,其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24万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新增高技能人才等多项工作进展情况排全国前列。目前,全区技能人才达766.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4万人。

 

提地位壮队伍

 

产改5年,我区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持续彰显。

 

“产改以来,公司投入近800万元,全面提升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增建了员工食堂、职工书屋、爱心驿站等设施,通过“节日慰问、春秋助学”等持续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坚持每年为职工购买医疗互助险、女职工“四癌”险,并组织公司劳模、先进工作者参加疗休养活动,给予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待遇。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

 

 

产业工人待遇不断提升,成才通道进一步畅通——

 

我区先后出台《关于做好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激励相关工作的意见》《实施“技能广西行动”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完善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突破了技校毕业生不能报考公务员等瓶颈问题。

 

政策助力下,我区各试点企业均根据自身特点,推出了行之有效的举措,为“愿干事、能干事”的一线职工开辟了成才、晋级通道。

 

产业工人权益得到全面维护,干事创业有了多重保障——

 

我区健全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广泛推行“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及时化解风险隐患等各种不稳定因素。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深入开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三五”末,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已达96%;全区已建工会的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0%以上,其中规模(限额)以上已建工会企业开展年度集体协商、签订专项集体合同保持在90%以上。

 

产业工人地位显著提升,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

 

自治区、各设区市和县(市、区)总工会均配备了产业工人兼职副主席。在广西选举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中,有产业工人代表6名,占广西当选二十大代表的12.5%。2020年劳模表彰中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占表彰劳模人数的63%,比上一届提高3个百分点。创新职工疗休养政策,在全区实行职工全员疗休养,实现职工休息、休假、休养的“三休权利”,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劳模优先服务通道”省域机场全覆盖,展现了对产业工人的尊敬关爱。

 

产业要发展,产业工人是关键。产改以来,我区以制造业为重点,通过多重措施提高产业工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更多年轻人加入产业工人队伍。同时,积极推动“三新”领域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扎实开展入会集中行动和百人以上企业建会入会工作。率先在全国建立首家省级物流快递行业工会。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联合建”模式,全区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1.45万个,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75.41万人,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