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共享“电驴”探访|扫一抹彩虹穿梭街巷,骑遇烟火与自由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    浏览:次    发表时间:2025-08-22 15:32:43
摘要:南宁共享“电驴”探访|扫一抹彩虹穿梭街巷,骑遇烟火与自由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橙色、粉色……色彩斑斓的共享电单车,以炫酷外形与贴心设计成为南宁街头的流动风景,更成了年轻人社交平台的打卡焦点。清凉贴、杯座、手机架等细节巧思,让便捷出行有了温度。然而,热度攀升之下乱象渐生:乱停乱放挤占公共空间,人为损毁消磨设施寿命,这些不文明行为正悄然侵蚀着这份城市便利。如何提升调度效率、维护公共设施、破解管理困局,成为多方关注的现实考题。

  近日,广西云-广西日报科技卫健部记者带领实习生调研组兵分多路,先后走上街头、走进车企、探访管理部门,实地记录这道风景线的“成长阵痛”,探寻规范发展之道。愿通过多方共治,让共享电单车既能载动出行便利,更能承载文明新风。

  清晨,南宁街头的共享电单车(以下简称共享“电驴”)逐渐增多。非机动车道上,红、橙、黄、绿、蓝等各色共享“电驴”穿行其间,像一串滚动的调色盘。

  一款红色摩托造型的共享“电驴”格外吸引眼球,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7月,该车型新增了粉色款,粉嘟嘟的外表、干净利落的车身,更成了街头的流量明星。从地铁口到居民楼底,从商圈街巷到景区周边,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共享“电驴”随处可见。

  共享“电驴”融入城市肌理

  “开车堵、公交绕,还是‘电驴’最靠谱。”在南宁上班的黄建国每天骑共享“电驴”通勤。他家距公司5公里,曾试过多种方式:早高峰开车太堵,坐地铁需步行一段路,坐公交要等车换乘。“共享‘电驴’随扫随走,既省时间,又经济实惠。”

  刚从柳州来南宁工作的冯先生,也成了共享“电驴”的忠实粉丝。“扫码就能走,太适合我这种刚工作的年轻人了。”收入不高的他,常骑共享“电驴”穿梭于商场与餐馆之间,“十公里内说走就走,不用算打车费,也不用查公交时刻表。”

  共享“电驴”的便利也惠及游客。“我们在青秀山、三街两巷等景点周边加投车辆,方便游客打卡。”滴滴青桔城市经理潘安业介绍,企业会根据实时数据在热点区域动态调度,保障随用随有。

  共享“电驴”凭借灵活机动、实惠便捷的特性,成为市民前往目的地最后一公里的热门载具。据统计,目前南宁市共享“电驴”投放量约16万辆,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327.jpg

  粉色、红色的共享“电驴”可可爱爱。广西云-广西日报实习生 秦佳瑶 摄

328.jpg

  绿色的共享“电驴”。广西云-广西日报实习生 方彩琪 摄

  多举措为出行保驾护航

  发展中,安全与规范从未缺位。哈啰为车辆加装智能芯片,能根据路况自动调整动力,搭配北斗定位与多种传感设备,实时监测骑行状态;青桔、哈啰、美团、人民出行、东信出行等五家共享“电驴”品牌均设置年龄核验系统,未满16岁的人员无法用车。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桔、哈啰共享“电驴”推出了搭载多人骑行监测装置,一旦检测到两人共乘,车辆会持续发出警报音,当车速超过25千米/小时,会进行减速慢行的语音播报。

  “解锁成功了,友仔友女,骑车不要飞法法(飞快),摔一跤你就哦豁(惨了)。到地方记得锁车。”在扫码成功后,一款共享“电驴”用特色南普语音包提示大家安全骑行。当规范停车时,另一款共享“电驴”则会语音播报表扬骑行者。

  智慧出行激活城市发展

  今年6月,人民出行(南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民出行)作为入驻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孵化基地首批人工智能企业之一,拿到了“零租金”办公场地的钥匙。

  “我们选择扎根南宁,是看中这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产业生态,既能深耕本地市场,又能辐射东盟国家。”人民出行城市运维总监马宁表示,公司共享“电驴”全部由该公司位于南宁市武鸣区的生产基地生产。该基地占地3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年产能20万辆。

  如今,南宁街头的共享“电驴”已超越交通工具的意义。它是市民的便捷选择,是企业转型的实践样本,更是城市在民生需求与可持续发展间找到的平衡点。

  今年1月,话题“歌手吴克群挑战100块在南宁买水果”冲上南宁热搜榜第一。吴克群骑着共享“电驴”惊喜现身南宁街头,他头戴安全头盔,熟练地穿梭,遇到路边水果小摊还停车购买。他将骑行电驴的视频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吸引更多人了解南宁。

  爱上南宁很容易!国际友人埃文·凯尔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也来到南宁,除了体验这个特色节日,还入乡随俗扫辆共享“电驴”,也玩起了“100元买水果”的挑战。

  网友感叹,即便是明星来到广西,也能像当地人一样,加入“电驴”大军,展现出朴实无华的一面。南宁的共享“电驴”正以最接地气的姿态融入街巷烟火,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绿城。